"青城时代"青岛当代艺术联展
 
追问生活,追问美术史

这个展览,是一批在青岛生存和思考着的艺术家的状态呈现。不奢望权威和成熟,但力求真实而鲜活,可以折射时代与城市发展的烙印。

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其时在明末清初;抽象绘画之父——康定斯基在其奠基著作《论艺术中的精神》卷首第一行就说:任何时代的艺术品都是自己时代的孩子,那是1912年。能够存在于人类美术史的,都是那些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艺术形式、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而在人类社会已经处在从工业文明向智力文明跨越的今天,当我们仍然在自负所作、振振有词地重复着这些话的时候,又有多少艺术家真正有能力反思和践行其中的真义。

我们应当表现什么?我们为什么表现?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这是一个艺术的永恒问题。

对青岛艺术来说,这些问题犹显紧迫。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任何艺术的问题都不是单纯的艺术问题,也不会再是地域的问题,更不是精英的问题。它与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形势、社会文化、个人体验息息相关。艺术探索的定位背景也不是城市美术史、中国美术史,而是世界美术史。互联网信息时代所呈现出的扁平化特征,使得知识的获取、创造和发布,再也不是精英的霸权,再也不是中心辐射,每一位非权威体系艺术家同样可以自我完成艺术的创新与交流。

如果我们对自身的艺术和城市的艺术仍然持有责任与理想,那么,对生活和美术史的追问,就是解决艺术问题一而二、二而一的双重价值标准。当代的艺术家不能只是单纯做一个工艺型、技术型的体力工作者,他必须完成向思想型和智慧型的转变。他首先要具备现代的知识结构,有能力完成对现代科技、现代经济、现代心理学的理解吸纳以及艺术转换;同时他还要成为一名思想者,有能力完成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深层把握梳理并形成现代艺术观念,有能力通晓世界美术史、鉴别当下艺术潮流并进行独立清醒的自我艺术定位。只有有“理”有“术”的作品才会获取真正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从这种要求上讲,进行现当代艺术探索注定充满了艰辛。它需要切入到生活的深处,行走在美术史的前沿,它需要承受孤独、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追问生活,追问美术史,不是狂傲自负,而是焦灼、反省与思考。虽然这样做未必成功,但非此将必然难逃被美术史遗弃的结局。如果我们不能形成群体力量,不能形成自身的创作实力和观念特征,那么,青岛艺术在现代艺术格局中将不会取得平等对话的权利。

2009年中国将迎来建国60周年,伴随着国家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巨大变迁,青岛的艺术和艺术品市场也经历了一个快速而又复杂的发展之路。而当代艺术——这一国际化的艺术潮流,从1980年代至今,在青岛体现出了一个“自发——自觉——自省”的发展轨迹,在今天,我们又站在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上。从青岛艺术发展的大格局角度考虑,如果我们的当代艺术不能迅速地并轨中国当代艺术乃至世界当代艺术的洪流,那么,我们会失去未来前进的先机。

青岛曾经有着深厚的当代艺术基础,但由于未能紧密地与全国潮流接轨,未能有效地进行外部联系,失去了长足发展甚至进入美术史的最佳良机。很多人由是远赴外地,很多人放弃了探索,只有少部分人孤独而默默地坚持了下来。近几年,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风起云涌,青岛又出现了当代艺术的复兴契机,当代艺术的探索者开始重新聚集,许多当代艺术活动被引进。但如果以发展青岛的当代艺术为目的,以当下性、切身性、观念性为当代艺术的基本特点,就会发现现在的状况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外部引进的活动固然有益于青岛对当代艺术潮流的理解和把握,但不能根本上解决青岛当代艺术自身的风格建立和群体发展;二是本地的当代艺术创作和活动简单朴素,缺乏学术共识,地域风格模糊。这些都不利于本地当代艺术创作队伍的形成和发展,不利于青岛当代艺术在全国平台上的学术定位和影响,更不利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有效开发,从深层说,难以凸显青岛艺术人文的时代特征。

这次展览的出现并非刻意而为,而是一次志同道合者的自然集聚,我们宁愿相信:它是青岛美术史在世界艺术背景下的必然现象。鉴于美术范畴中现代、后现代、当代概念的争论,我们宁可将此次展览的风格定位成“新艺术”,是青岛多元艺术格局中的新面目。

这次参展艺术家的出生年龄层次涵盖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作品门类涉及油画、版画、水墨、陶艺、装置、书法、映像、行为等,并具有综合特征。他们分别体现为这样几个身份特征:长期坚持对现当代艺术的探索;从事高等专业教育的学术素养;对艺术新模式充满激情;具备长远发展的潜力。

这次展览不是作品水准和艺术成就的展示,大家都同样走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路上。它是一种新艺术状态的呈现,具有自我发现、自我检验、自我修正的态度。它将成为一个动态的参照标本,以本地当代艺术家为主体,希望能够较全面地梳理和呈现青岛城市地域当代艺术的创作面貌和风格特征,寻找城市人文个性化的表现和思考理路,确立青岛当代艺术创作队伍的整体框架,引发青岛当代艺术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我们希望用“青城”来代表这座城市艺术的朝气和开放度,并通过持续性、主题性、学术性的坚持,将它打造成一个概念甚至品牌,融入城市人文和现代生活,从而凸显现代艺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我们将热切参与并迎接一个“青城时代”的到来。

“青城时代”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一点上去完成真实的表达和传达,去迎接真实的关注、反馈、互动乃至批评。也许过程充满艰辛,但至少不是结果主义的,这符合后现代艺术的观念,也符合现代生活的精神。

因为,我们都是现代人。

感谢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的远见卓识,以及开放性的心胸。感谢他们为青岛新艺术发展所搭建的良好平台,感谢各界朋友对青岛新艺术长期的关注和扶持,这是青岛新艺术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氧气、必要的绿色空间。

 

张逸之

2009118

 

时间:2009120220

开幕酒会:2009120日上午1000

学术研讨会:2009120日下午1400

地点:青岛文化街古玩城四楼展厅

 

主办:

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

青岛市市北区政协海外联谊会

承办:

青城艺术联盟

策展:

张逸之 沈誉千

联络电话:13001683336  13475325004

网络平台:青岛艺术网www.art0532.com
策展人张逸之主持会议 
 
 开幕仪式(市北区领导与艺术家的合影)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艺术家的座谈会
 
王伟业作品
 
刘传宝作品
 
李增舜作品
 
尤良诚作品
 
江志俊作品 
 
张逸之作品
 
沈誉千作品
 
于新作品
 
张耀辉作品
 
祝磊作品
 
时美新作品
 
吕楠作品
 
王宇作品
 
胡晓作品
 
大猫装置作品
 
大猫作品
 
赵雷波作品
责任编辑:admin